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7月30日,市审计局向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了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市审计部门对1100个单位开展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我市审计部门审计5个方面,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对市级和区县财政管理、市级部门预算执行、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等审计,发现部分预算安排未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导致资金未使用或被调整用途,部分市级部门单位结余资金和部分区县存量资金未及时统筹,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未及时使用,协同治税等不到位造成部分税费流失等问题。 审计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扩投资促消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发现部分川渝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制造业政策扶持资金管理使用不精准,部分预算内投资项目实施监管有短板,部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实施了市级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盘活、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无废城市”建设等审计,发现部分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部分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不规范,部分“无废城市”建设专项资金闲置未及时发挥效益,部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未按计划完成等问题。 审计了义务教育“薄改”资金、养老保险基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等,发现部分义务教育“薄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部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执行有偏差,部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部分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不精准等问题。 实施了国有企业、行政事业、自然资源资产等3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市级部门单位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不规范,部分区县土地资源利用或矿山生态修复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我市审计部门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相关单位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审计部门持续深化拓展与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在各项审计中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深入揭示和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促进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助力推动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和清廉重庆建设。2024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共向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69件、涉及109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等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及社保基金、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等。其间,收到相关单位反馈办结和新增立案移送问题线索(含以前年度移送问题线索)84件,给予83人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1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该报告指出,市审计局持续迭代“审计问题清单”运行管控机制,加大问题整改查核力度,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审计整改现场督办,并组织实施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着力推动问题整改“动真格”。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分别认真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不断提高审计整改实效。截至2025年6月,有关单位已上缴或归还资金158.85亿元,健全完善制度754项,有力推动了将监督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