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近日,重庆市河长制工作暨幸福河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永川区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度全市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安排了2025年全市河长制重点工作,并向首批通过验收的16条市级幸福河湖颁发了证书。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考察学习了临江河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经验,观摩了首批通过验收的16条市级幸福河湖经验做法介绍展示,部分区县围绕幸福河湖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2023年5月,我市发布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在全市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条、2035年建成1000条以上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从幸福河湖建设各环节入手,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亮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典型经验做法。截至目前,临江河(永川区、江津区)、桃花溪(长寿区)、长滩河(云阳段)、郁江(彭水段)、濑溪河(荣昌段)、御临河(渝北段)、大宁河(巫山段)、琼江(铜梁段)、璧南河(璧山段)、荣峰河(荣昌段)、琼江(潼南段)、汉丰湖(开州)、酉水河(酉阳段)、龙河(丰都段)、长寿湖(长寿区)、淮远河(铜梁段)16条河湖已建成市级幸福河湖;2023年启动的58条市级幸福河湖已开工建设项目579个、完工514个,完成投资458亿元、投资完成率87.9%;第二批51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已全面启动。 通过幸福河湖的建设,全市1.83万名河长和社会各界爱河人士齐心协力,用“辛苦指数”换来河湖“健康指数”,群众因水而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批河湖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要素全面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断显现。如,酉阳县将幸福河湖建设与酉水河流域生态康养、乡村振兴等建设需求相结合,统筹实施项目建设,挖掘传承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助推带动经济增长。彭水县创新实施“河长制+产业”幸福河湖建设模式,将郁江两岸撂荒的荒山变为集茶园观光、茶园品茶、采摘制茶的绿色富农金山,茶山年产茶万余斤,解决480余人就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底线思维,秉持生态自然的原则,充分依托河湖自然禀赋,以提高百姓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主题,努力拓宽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幸福河湖,带动区域人民群众就近致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不断将优质水环境、优美水风光等河湖特色资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