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大讲坛”开课,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为200余名民营企业家“传经送宝”,讲授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等系列知识。 据了解,该活动是我市公安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容举措之一,每月举办一次,旨在预防犯罪、关口前移,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经营秩序,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公安经侦部门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10条”组合拳,全面排查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严厉打击整治常见、多发、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犯罪,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409起,打击处理2270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50亿元。 紧跟犯罪新形势 专项整治严打击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犯罪发案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犯罪手法不断翻新。投资理财、私募股权、虚拟货币、电子商务等成为“重灾区”,高额收益的诱惑、时髦概念的嫁接,让老百姓防不胜防。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犯罪不仅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承担的使命责任。为此,我市公安经侦部门保持对非法集资、传销、银行卡诈骗等侵害民生权益经济犯罪的主动进攻态势,连续开展专项打击整治。 联合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行政监管部门开展大规模打击整治工作,先后破获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打击处理300余人,非法集资犯罪发案数保持下降趋势。开展涉税犯罪专项行动,破案近200起,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成功破获涉案金额超100亿元的“4·18”特大制售发票案,避免了国家巨额税款流失,受到公安部嘉奖表扬。开展打击整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破案25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了止付体系健康发展。开展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缴获假币1000余万元,市面流通假币数量明显减少。 此外,还成功抓获逃犯37名,其中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8名,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 打好服务组合拳 交出漂亮新答卷 2017年11月,我市一科技公司向警方求助,称某地警方因侦办一起涉网案件,将该公司对公帐户的1.2亿元资金全部冻结。接到求助后,市公安局经侦部门迅速核实调查,发现冻结行为存在违规嫌疑,经依法对接协调当地警方,该公司银行账号解冻。 2018年,北碚、涪陵、永川等地警方成功侦破某汽车销售公司被诈骗案、甘某合同诈骗案等案件,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类似的案事例还有很多。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市公安经侦部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答卷——受理民营企业咨询求助12万余起,走访企业38万余家,上门服务13.75万余次,解决涉企问题12万余件。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群众提高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意识和能力,市公安局经侦部门针对各类社会人群,采取大宣传、大数据、大讲坛等措施,广泛运用多种手段,从源头防范化解经济违法犯罪风险。 针对经济犯罪网络化趋势,自主开发软件,对非法集资犯罪和传销犯罪网站开展搜索监测,通过有效运用大数据,先后发现疑似网站数千个,切实做到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 针对普通群众防骗识骗能力弱,认真梳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手法和典型案例,创新制作情景剧、开发有奖问答软件,广泛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市场“宣讲活动”,切实提高群众防骗识骗能力,预防市民上当受骗。 针对企业家反映强烈的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危害严重的问题,与市工商联等部门联手开展“法治大讲坛”活动,为企业家讲授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等系列知识,预防犯罪,关口前移,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经营秩序。 记者 李 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