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当过户籍民警的特警不是好政工民警。”这是同事们跟刘金雨开玩笑时常说起的一句话。毕业于重庆警察学院治安管理专业的刘金雨,是个身材娇小且斯文内敛的女民警。 15年的从警经历中,刘金雨干过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每天和群众打交道,细心为群众解决困扰,也当过英姿飒爽的特警,高强度训练和每天长时间的巡逻防控不在话下,而如今的她,是市公安局食药侦总队政治处民警,主要负责单位的党建、内勤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凭借扎实的作风和优异的表现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刘金雨是战友的“知心姐妹” 她用耐心细致解决问题 派出所的工作繁琐细碎,这对于刚毕业的刘金雨来说相当于上了道“硬菜”。2010年,刚毕业的刘金雨被分配到忠县公安局新生派出所。“理想中,户籍窗口只要把政策吃透就行;干了才知道,懂业务只是入了门,如何帮群众解决问题才是大学问。” 2011年5月,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到派出所,咨询户口问题。可刘金雨一查,系统中没有老人的信息。经调查得知,老人早年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生活,与家属和村社失去联系,户口被注销。现返乡后,因没有户口,导致无法享受医保、养老等各项政策,生活十分不便。 刘金雨立即深入核查。由于时间久远,相关资料缺失,核查工作困难重重。刘金雨没有丝毫退缩,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档案、走访其家属和当年的知情人,并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历经1个多月的努力,终于为老人补齐了所有手续,成功办理了户口。 当老人拿到崭新的户口本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刘金雨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刘户籍,感谢刘户籍……” 她用不服输性格赢得尊重 如果说当户籍民警,要和风细雨,那么,从2012年开始,刘金雨开启了人生中堪称“惊雷暴风”的全新历程。2012年,通过层层选拔,刘金雨进入到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女子支队,开启了警界精英成长之路。 从小一身“倔骨头”的刘金雨,面对身边个个身怀绝技战友们,硬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加练提高了自己的警务技战术能力,顺利通过了入职测试,也在强手如云的战友中赢得了尊重,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巡逻防控特警。 在巡逻过程中,刘金雨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遇到迷路的老人,她耐心帮助寻找家人;碰到车辆故障的市民,她主动伸出援手。一次,刘金雨与同事在杨家坪商圈开展巡逻时,发现中心街围了一大群人,人群中传来争吵声和呼喊声。刘金雨与同事立刻上前查看,现场有两名中年男子扭打在一起,其中一名头部受伤,鲜血直流,场面十分混乱。因为提前有预案,事前有训练,凭着专业的处突能力,刘金雨与同事按照分工迅速介入,不到1分钟就妥善处理了这起突发事件,避免了事态升级。 她用暖心服务成“知心姐妹” 2020年,刘金雨的从警生涯再启“新篇章”。这一次,她调至市公安局食药侦总队政治处,成为一名政工民警。 近年来,刘金雨先后参与组织开展理论学习200余次;参与组织发起的“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历史,让民警们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已成为食药侦总队党建的一张名片。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食药侦总队1个党支部获评市公安局“五星级过硬党支部”,1个党支部获评市局“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党支部顺利通过市公安局“基层党建示范点”年度复核。 光有细致还不够,政工工作还需要沟通协调,当好不同战友、不同科室部门之间“加油阀”“润滑剂”。在政工岗位,刘金雨不仅是各种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还是广大民警的“知心姐妹”。政治处是单位的民警之家,各部门的战友们关于人事、档案、工伤、表彰、批假等的一切业务,都会集中到政治处。刘金雨说,都是兄弟姐妹,为大家做好服务,是政工民警的本分。为了尽可能方便来办事的民警,她主动学习政工各口的政策规定,以便能一次性提供准确答复,避免大家“走弯路”。 此外,她在办公室里,会常备一些小零食、小工具,随时准备为战友提供暖心服务。一杯热茶,一段共情,一阵家常,拉近了距离,放下了拘谨,也温暖了警心……短短两年间,刘金雨已经成为总队最具知名度的“民警之友”,大家都爱跟她交朋友,有事找她倾吐,听取她的意见。她说,能被战友信任是最幸福的事。 近三年来,刘金雨立足公安食药侦业务领域,积极参与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教案,为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机关食药侦专业警种培训和公安部食药环森警种大比武活动献计献策,累计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骨干近200名,为来自41个区县的食药侦警种业务骨干同堂学习、同场竞技、共同提升搭建了平台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为全市公安食药侦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记者 李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