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公司一旦倒闭,我根本找不到人来赔偿了。”李某激动地感慨道。原来,李某遭遇工伤,向公司索赔未果,近日,荣昌区司法局盘龙司法所多次与李某任职公司交涉,最终成功调解该起劳动争议纠纷,有力维护了当事人李某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1月15日,李某在某电子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不慎受伤,造成右手掌贯通伤及右手第四、五手指肌腱断裂。经医院住院治疗后,李某身体逐渐恢复,但后续仍需进行二次手术。为此,她向公司提出了医疗费、误工费以及预估第二次手术费用等共计31890元的工伤赔偿请求。然而,公司却因经营不善及赔偿金额太高等拒绝赔偿。李某情绪激动,认为自己兢兢业业为公司奉献这么多年,如今公司却过河拆桥,冷漠对待,甚至扬言要和公司鱼死网破。更为紧迫的是,该公司已于5月19日开始拆除生产设备,面临破产清算,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赔偿责任难以落实,进一步激化矛盾。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盘龙司法所在接到该镇政府指示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细节,并及时组织现场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耐心听取双方诉求,采取“背靠背”“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法,针对矛盾焦点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调解员向公司负责人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其公司员工遭遇工伤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劝导公司负责人从员工关心关怀的角度履行赔偿义务。另一方面,调解员也向李某解释了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 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某电子有限公司一次性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及预计第二次手术费用等共计人民币24600元。考虑到公司破产清算的实际情况,调解员引导双方当事人现场履行,由公司方当场支付赔偿款项。至此纠纷得以圆满解决,李某的劳动权益也得到了及时保障。 据悉,近年来,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波动大,人员流动强,类似工伤、工亡等劳动争议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时有发生,劳动者常常因证据材料不足、诉讼成本高等处于弱势,诉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为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荣昌区司法局将持续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升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同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顾勇 通讯员 倪新安 魏应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