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同事眼中的热心小伙,是领导眼中的工作能手,是戒毒人员心中的亲切警官,也是妻儿口中的“失信人员”,他就是彭河钦,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民警。自入职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以来,他用青春践行着入警誓词,用热血谱写着青年担当。 重庆的夏天总是酷热难耐,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彭河钦的心。2015年的夏天,对彭河钦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顺利进入警营,身穿帅气的藏青蓝,迫不及待地想在这片热土上大展身手。 带队康复训练、开展谈心谈话、拨打亲情电话……彭河钦在老民警的带领下很快熟悉了每个工作环节,就连大队领导都对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赞不绝口。然而,就当他信心满满地独自接手第一批戒毒人员时,一场考验不期而至。 经过细心观察,彭河钦发现他包管的戒毒人员中,丰都籍戒毒人员孙某的行为表现反复极大:一会桀骜不驯,频繁和其他戒毒人员滋生矛盾;一会又后悔不已,主动要求增加康复训练量。 彭河钦在向老民警求教的同时,更加细心地观察孙某的日常行为,并多方求证孙某的情况。几经辗转,彭河钦终于了解到,44岁的孙某已有过两次强制隔离戒毒经历。他之前靠跑长途货运谋生,妻子则一直陪同他跑长途,两人的感情很好,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可又担心吸毒影响孩子健康,“要娃”的计划就此搁置下来。内心深处对妻子的愧疚,加上多次戒毒失败的压力,让孙某有了之前的行为反复。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了解清楚基本情况后,彭河钦决定更进一步深挖孙某的“病因”,找准“解药”,帮助其建立起彻底戒除毒瘾的信心。经过和孙某妻子多次沟通交流,彭河钦了解到孙某未吸毒之前家庭和睦,因为吸毒,二人多次吵架、打架,后来发展到孙某把车也卖了,家也不回。可即使如此孙某妻子仍未放弃帮助其戒断毒品。 抓住要点的彭河钦以他和孙某都是丰都人为切入点,一边强化谈心谈话,一边适时引入亲情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每次上班都坚持与孙某加强沟通,同时转达其妻子的期盼。渐渐地,孙某的眼中有了光,表现也日渐积极起来,在其临近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之前还常常因为康复训练表现优异而获得加分。时间一晃,彭河钦再见到孙某时,孙某妻子已怀孕数月,而孙某也已保持良好操守数年。 后来每每谈及这段经历,彭河钦总说:“戒毒人民警察并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有时候更是对于吸毒人员家属最后的希望,他们指望我们戒毒警察,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不光是从生理上戒除,心理上也要戒除。每当看见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并保持良好操守,与其再见面时,那种成就感就像三伏天吃下一支冰棍从头爽到脚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通讯员 马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