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岁末,与黔东南接壤的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桂坪村,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土家族老人石邦如走了,前来吊唁的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达车村石浩组的87岁苗族老人石维邦对他的老伙计最后说道:“你放心地走吧,我30年前说的话,不会失言,虽然老了,我要一代一代地递交接力棒,守护好两省边区的金山银山……”说起石维邦老人,现两省边区传颂着他与石邦如33年承诺守护2000多亩山林的动人故事。
石维邦(左四)接受采访 贵州与重庆交界的边区,有一片山林郁郁葱葱,宛如一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这一片翠绿欲滴、生机勃勃的林地散落在贵州省迓驾镇境内,但归属于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这片山林的守护人,正是87岁的石维邦和他的妻儿。他们两代人的默默守护和奉献,得到两省(市)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好评,2024年石维邦老人被重庆市秀山县委宣传部评为“诚实守信好人”。 石维邦(右)与儿子查看山林 坚守边区 用脚步丈量2000亩山林 迓驾镇与雅江镇山水相连,是苗族、土家族和汉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域空间,孕育了边界之地异同的情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交界之处便是乱象横生的“三不管”之地,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治安维护力度较小,法治意识淡薄、矛盾纠纷较多,跨省、跨县进行2000多亩山林的守护,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说,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重任。 “老哥子,你看我们有一块插花地在你们那边,2000多亩的幼林,想请你帮我们照看一下,可以不?”1992年,时任雅江镇桂坪村党支部书记的石邦如找到比较熟悉的石维邦商量。 面对这项艰巨又吃力不讨好,并且没有任何薪酬的请求,石邦如忐忑地搓揉着双手,他也不知道这位远房至交会不会答应,但这山林的管理是党委、政府对他的信任,是桂坪村数千群众对金山银山的希望,他必须试试。 “好!”石维邦听后爽快地答应了。此后,石维邦毅然踏上了守护这片山林的征程。 石维邦的守护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山林中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他常常要徒步行走很远的崎岖山路才能完成一次巡逻。在巡逻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危险,包括恶劣的天气、昆虫毒蛇和大型野生动物等。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的脚步,他依然坚持每天行走,守护着这片山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维邦穿梭在林间小道,巡查每一寸土地,查看每一株树苗,用双脚丈量着林地的广袤,用双手呵护着每一棵树木的成长。他的身影,渐渐成了这片山林守护者最亮丽的风景。 “老石,你得啥子赏哟,四川人的山(当时重庆没有直辖,秀山县属四川管辖),你一个贵州人替他们守,你是不是太闲了没事找事做,我们就是砍点柴火,你少叽叽歪歪的。”石维邦守护山林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还要面对一些村民的讽刺和不法分子的威胁。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山林。因为他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保护好这片绿色。 那个年代,石维邦一家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他们住在简陋的木屋里,主要靠自己种植粮食为生。在守护山林过程中,没有先进的设备,只能依靠自己一边砍开荆棘一边行走。但是,他并没有抱怨,更没有退却。他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一片山林,更是一种信誉、责任和使命。 初心如磐 守林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林中巡逻 在石维邦的影响下,他的儿子石邦胜从小就听着父亲讲述守护的故事,对这片山林充满了感情。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他也深受感动,加入到守护山林的队伍中来。 父子俩每天背上干粮和水,走进林中巡逻。他们仔细地查看每一棵树、每一片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破坏的地方。如果发现有人破坏树木,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上去制止,并向他们宣传保护这片金山银山的重要性。 遇到石维邦身体不适时,他的妻子也会替他去巡逻,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守护着这片不属于自己的林地。他们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山林的情况,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林中的整洁。他们还经常补种被砍伐、被破坏的树木,为山林增添更多的绿色。在他们的努力下,幼树都变成了参天大树,变得更加美丽,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除了巡逻守护山林,石维邦一家还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工作,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地植树,才能让这片林地更加美丽和富饶。在他的感化下,每年春天,当地村民都与他一起上山植树。在他的努力下,这片山林的树木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好了。 岁月流转,如今石维邦和妻子都已经87岁,为了一句承诺,石邦胜义不容辞接过了这担子。 村里很多人对此十分不理解,经常邀约石邦胜一起外出打工,石邦胜每次都摇头拒绝了。他说:“我父亲年事已高,如果我外出打工,这片山林就没人照看了。”村里人说他傻,又没一分报酬,可石邦胜说,这是一份责任。 就这样,石邦胜沿着父亲的脚印,看着郁葱的树林,许下承诺:“我要继承父业,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树,要是哪一天我走不动了,就交给儿女来守护。” 石维邦和他的家人用两代人的努力,传承和发扬守护山林的精神,让这片绿色家园永远保持长青。他时常教导子孙,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赐,用心爱护它,守护它。这片山林,在他们的守护下,更加生机勃勃,他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不止这片林子,更宝贵的是边区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携手共建 民族团结得到持续践行 除了日常的巡逻和维护工作,石维邦一家还积极向周边的村民宣传保护山林的重要性。他们走村串户,讲述山林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到守护山林的队伍中来。 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了保护山林的重要性,纷纷行动起来,共同为保护这片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有很多人看法不一,说他傻、白做工,石维邦总是一笑而过:“我们虽然是两个地方,不同的民族,可是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秀山县民宗委副主任刘玉忠在看望石维邦老人一家人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33年的承诺,变成了今天的情谊,变成了民族团结的情感,不但守护了绿水青山,更守护了民族团结,守护了边区的和谐。” 在守护山林的过程中,石维邦一家与雅江镇的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深知,守护山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更是大家共同的使命。他们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山林。 石维邦一家经常参加当地的民族团结活动,与各族群众一起分享守护山林的经验和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了迓驾镇达车村与雅江镇之间的民族团结,他们的事迹成为了两地区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护山林、促进民族团结的队伍中来。 “石维邦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发扬。现在很多人对于承诺这两个字,莫说33年,就是3天、3年也难保证,几十年坚守的承诺、信誉,石维邦他老人家做到了。”桂坪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黄泽翼感叹道。 石维邦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在这片被两代人深情守护的山林里,每一棵树、每一片叶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责任,关于33年承诺、传承的故事。而这份精神,将如同山林中的常青树一般,永远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荣誉证书 姚华顺 通讯员 刘远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