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6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渝中区检察院联合举行检察联络员聘任仪式暨“‘典’亮生活,守护美好”民法典宣讲活动,首批35名来自南纪门街道和石油路街道的网格员正式受聘成“检察联络员”。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区群众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创新举措落地。 “检网融合”再升级 检察服务直达社区“神经末梢” 为深化检察工作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协同联动,渝中区检察院自2024年起在辖区街道设立“为民而行检察官办公室”,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组建由79名干警组成的“五砺”普法团队,下沉覆盖该区11个街道79个社区。通过检察开放日、普法课堂等形式,累计排查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900余项,转化监督线索近30条,将优质检察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 此次聘任网格员为检察联络员,是该院探索“检网融合”模式的又一创新实践。渝中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彭静介绍,新聘任的联络员覆盖老旧社区、商圈楼宇等重点区域,将与检察官形成“专业+地情”互补:检察官依托“四大检察”职能提供法律支撑,联络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共同开展线索摸排、矛盾化解及普法宣讲。此外,检察院为联络员配备“检民联络卡”,涵盖检察服务热线、虚假诉讼监督一码征集等渠道,实现群众“一键求助”,打通检察为民“最后一公里”。 多方联动共治 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聘任仪式上,渝中区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及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共同为首批网格员颁发“检察联络员” 聘书,并增聘该区工商联经济部蒋林为“特邀检察联络员”。下一步,联络员将协助收集涉检线索、参与矛盾调解及普法宣传,成为检察机关的“前哨”。辖区商业网格员刘亮表示,今后遇到企业用工纠纷、欠薪等问题,可直接向检察官求助,群众权益更有保障。 聘任仪式后,检察官围绕民事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展开讲解,还通过“婚姻家庭权益保护”“物业纠纷化解”“遗产继承实务”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条文。 此次活动得到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市人大代表龚菲表示,“检察+网格”模式让检察履职更加贴近基层治理末梢,既拓宽了法律监督的渠道,又增强了群众法治获得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渝中区检察院将以“检察联络员”制度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线索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推动形成“网格吹哨、检察报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记者 叶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