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雪)6月1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第7号总河长令开展打造最美河湖岸线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颖介绍了我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有效衔接岸线保护利用、港口码头、河道岸线等规划的工作情况。 余颖介绍,我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三个层面,来做好岸线保护规划、港口码头和河道岸边在规划上的衔接。 首先是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以长江主航道为“一干”,嘉陵江、乌江、渠江、涪江为“四支”,衔接顺畅的高等级航道骨架,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能级,协同实施三峡水运新通道和上游重点水道航道治理,集中布局港口,集约利用岸线,完善铁公水多式联运、江海联运体系。 在区县级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均与河道管理范围线开展了空间衔接以确保行洪安全,并明确位于河道管理范围线内的土地不再布局开发建设用地,同时对符合河道管理法规等相关要求的情形,按照确有必要、无法避让、确保安全的原则,可布设滨水空间、生态防护绿地、步道、慢行车道等公共空间及设施,在中心城区“两江四岸”的这些空间里就有这些设施。 在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工作中,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对港口码头、河道岸线等涉及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的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数字化“一张图”,进行“多规合一”的统筹平衡。比如,会同四川省编制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科学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致力于在我市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保护好滨江岸线。截至去年底,该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共完成规划范围内森林质量提升314.6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50.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92平方公里,土地综合整治284.51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治理118处。 余颖表示,下一步,将持续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岸线分区分类管控,合理布局沿江工业和港口码头、过江通道、取排水口,严控开发利用的方式和开发利用强度,统筹好岸线保护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