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02-0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9650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介绍了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

朱江介绍,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以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走在全国前列、实现西部进位,总量迈上3.2万亿台阶。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成效显著,300个共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00亿元、超过年度计划投资22个百分点,渝昆高铁渝宜段、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川渝地区生产总值全国占比提升至7.18%。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加速壮大,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0%、整车出口突破50万辆,笔记本电脑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功率半导体产量居全国第三,全市首个1类生物创新药获批上市。以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举办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无人机适飞空域开放程度全国第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2023年提高2.4个百分点。实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00亿元、增长16.4%,区域性功能性金融机构累计达31家。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双倍增”行动带动新入库科技型企业超过1.1万家、新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29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提升到2.6%、较2023年提高0.12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增长15.1%,技术合同成交额974亿元、增长12.6%,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七、全国排名较2023年提高一位。

部署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

市委“新春第一会”围绕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等方面,部署了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系列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朱江表示,为此,2025年,重庆将实施三项行动、实现三个突破:

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行动,在加快“三中心一走廊”建设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4个能级提升”,即提升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4个能级,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积厚成势、整体跃升新阶段。

实施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行动,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4个集聚成势”,即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现代服务业4个集聚成势,做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硬支撑”。

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5个加快落地”,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416”科技创新成果、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引育工程5个加快落地,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动力源”。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介绍了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

朱江介绍,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以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走在全国前列、实现西部进位,总量迈上3.2万亿台阶。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成效显著,300个共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00亿元、超过年度计划投资22个百分点,渝昆高铁渝宜段、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川渝地区生产总值全国占比提升至7.18%。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加速壮大,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0%、整车出口突破50万辆,笔记本电脑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功率半导体产量居全国第三,全市首个1类生物创新药获批上市。以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举办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无人机适飞空域开放程度全国第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2023年提高2.4个百分点。实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00亿元、增长16.4%,区域性功能性金融机构累计达31家。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双倍增”行动带动新入库科技型企业超过1.1万家、新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29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提升到2.6%、较2023年提高0.12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增长15.1%,技术合同成交额974亿元、增长12.6%,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七、全国排名较2023年提高一位。

部署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

市委“新春第一会”围绕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等方面,部署了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系列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朱江表示,为此,2025年,重庆将实施三项行动、实现三个突破:

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行动,在加快“三中心一走廊”建设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4个能级提升”,即提升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4个能级,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积厚成势、整体跃升新阶段。

实施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行动,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4个集聚成势”,即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现代服务业4个集聚成势,做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硬支撑”。

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实现突破。重点将推动“5个加快落地”,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416”科技创新成果、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引育工程5个加快落地,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动力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