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4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2023年全市防汛备汛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于4月15日进入汛期,根据综合研判,汛期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涝突出。市应急局副局长陈绍丛在会上介绍了全市防汛备汛工作的相关情况。 今年1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提出七个方面具体工作要求。3月27日,中国气象局会同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召开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联合会商,研判气候趋势及灾害特点。近日,国家防总派出多个由部领导带队的检查组,分赴各地检查指导防汛备汛工作。 水利部确定3月24日全国进入汛期,根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经综合研判,我市将于4月15日进入汛期。陈绍丛表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底线思维应对极端洪旱灾害,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全面排查风险,解决隐患闭环管控问题。组织应急、水利、规资、气象、住建等部门组成8个检查组,对全市所有区县全覆盖开展汛前督查检查,“一区县一清单”交办问题隐患,及时销号闭环。推动将住建部门21处中心城区历史易涝积水点、水利部门52处市级防洪薄弱点、3320个山洪灾害危险点和113座病险水库纳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问题清单”动态管理。 ——强化力量准备,解决应急救援能力问题。队伍方面,建立“专常群”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专业队伍有市灾害事故工程抢险救援(安能)队、市航空救援总队、市专业救援总队等力量13支1598人,常备队伍有消防救援队伍及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2万余人,群众队伍有登记社会救援力量30支、2632人。物资装备方面,建成三级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库,储备应急物资3大类、62万件。 ——开展实演实训,解决应急应战本领问题。指导全市分行业分层级开展“战汛-2023”防汛抗旱系列演练,近期各区县正密集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分批组织队伍参加激流、潜水救援培训和冲锋舟驾驶、排水排涝等实战化训练,提升抢险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陈绍丛表示,进入汛期之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统筹抓好24小时值班值守、会商研判、预报预警、前置布防、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