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全市各区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深入开展“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为抓手,项目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8”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度和机制为架构,发挥平安重庆建设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小组及11个专项工作组、市委平安办等机制的统筹协调优势,探索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丰富拓展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效形式,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全市社会组织达到1.8万个,社会工作者6.6万余人。 同时,建立健全了预测、预警、预防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牢固树立了大抓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鲜明导向,加快推进基层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检察室规范化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建强基层网格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8.1万个,配备网格员14.4万名;全力战疫情、战洪水、战复工、战脱贫,切实巩固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态势。 培育推广了重点突出、特点明显、亮点纷呈的经验做法,培育了江北“老马工作法”、永川“乡贤评理堂”、南岸“三事分流”、彭水县“五老自治队”等治理品牌,探索了法院系统“一镇街一法官”、检察系统“莎姐”检察官、公安系统“一标三实”、司法行政系统“法润千里·治汇广大”普法宣传和信访战线“治重化积”等有效做法,切实推动点上“盆景”成为面上“风景”。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指数。 记者 杨 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