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万家团圆之时 你是否正斟满美酒觥筹交错 你是否正陪伴父母笑逐颜开 你是否正怀抱孩子享受天伦 但此刻 在这里 有一群默默坚守岗位的警官 正守护着一方安宁 代焱:特别想念家乡的“麻辣鸡块”
大年三十,垫江监狱一监区五楼过道上,代焱正与一名新犯拉着家常。 “越是特殊的节日,越要正确引导服刑人员的思家情绪。”虽然参加监狱工作才短短三年,但是退伍军人的身份让代焱青涩的脸上增添了几分刚毅。 2017年,代焱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特殊的工作和陌生的人群,这个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兵哥哥”总是将苦差、累活揽在怀里,因为他说,越是困难的任务,越能得到收获。 然而事实也正如此,通过短短几年对监管业务不懈的摸索、学习、实践,代焱从一个莽撞的门外汉,成为了一个具有专业管理人才的人。 个别谈话、亲情电话、文体活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1月24日,组织完当天的服刑人员活动,代焱抬头看了看办公室墙上的时钟,已是午夜时分。 听着远方传来的阵阵炮竹声,代焱想到自己近三年因为值班,没能回丰都老家了。 “年夜饭上,父母总会烹饪好一大桌丰盛的晚餐,还有那特意为我准备的‘麻辣鸡块’。”昨日,代焱告诉记者,回想到妈妈特制的麻辣鸡块,总会狠狠地咽一把口水,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他转眼看看,说:“但是,想着其他同事们和家人幸福地团聚,我的心里也感到暖意十足。” “明年,我希望可以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好好尝尝阔别已久的‘麻辣鸡块’。”代焱笑着说道。 熊治东:老大哥就该有老大哥的样子 1月24日凌晨四点半,天色朦胧,寒风刺骨。熊治东已经和同事一起,带着配餐中心的服刑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要求,节日期间服刑人员伙食将会有所调剂。所以,对于制作当天服刑人员一日三餐的各个环节,则显得十分重要。熊治东从一大早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从早餐的配置、菜品的验收、各种烹饪机械的安全检查、烹饪过程的监督都做到了细致入微。 据了解,现年47岁的熊治东,已经在监狱基层一线工作了26个年头了,从偏远山区到城市近郊、从青葱岁月到两鬓斑白,这26个年头见证了监狱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熊治东的青春奉献。基层岗位轮了个遍,但是那植根于熊治东内心严谨、奉献的工作生活态度依旧未变。 “面对任何工作,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谈到熊治东时,其他年轻民警总这样评价他。“既然他们都喊我熊大哥,那我自然要拿出老大哥的样子,要起表率作用嘛。”熊治东乐呵呵地说道。 食材检验、物资运输、数十种烹饪机械的安全排查、烹饪操作流程监督、服刑人员管理,每一件工作他都做得尽善尽美,他用认真细致的做事风格和经验丰富的管理技巧,给年轻民警们很好地上了一课。 生活上,熊治东更是将奉献精神发挥到了实处。据悉,熊治东自2005年便开始经常参加义务献血,截止目前已经献血17次,累计6800ml。十几年的献血经历不但让他收获了厚厚的一摞献血证,更让其他青年民警对他心生敬佩。 今天这个大年三十,熊治东又不能回家吃年夜饭。他说:“今天的任务就是让服刑人员们从口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过一个有“滋味”的新年。我和监区的战友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封禹:这里也是我的家
“今天有没有发烧的服刑人员?”“住院病犯最近病情稳定吗?”“想外诊的服刑人员我们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要求审查,确保医疗安全……”
除夕的早上,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封禹便召集值班民警开起了晨会。 封禹清楚地记得这已经是第八个年头在单位过除夕了。“这些年,自己觉得对儿子比较亏欠。”封禹感叹道,每年万家团圆之时,家中丰盛的餐桌上总是缺了一席,儿子也经常埋怨自己只顾工作不顾家,连过年都不陪伴自己。 “其实谁不念家呀,只不过我们医务民警越是重要节假日,越得保障监狱的医疗安全。我作为监狱医院的‘火车头’,这个重大的责任,我必须得主动担起来。”封禹笑着说道。 1月24日,监区特意准备了一些水果和零食。所有值班的医务民警围坐在一起,开心地拉着家常。“这种氛围,不正是家的感觉吗?”封禹开心地说道。 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封禹看看手表,已快到晚上10点了。“儿子,老爸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不能回家团聚,封禹只有在电话里和家人道几声祝福了。 “希望儿子可以健康成长,理解父亲……”封禹望着远方高楼的霓虹,心里念叨着。 记者 张柳妞 通讯员 卢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