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蓥山美丽的雪景吸引着游客上山
华蓥山诱惑力十足的雪景
兴隆公路巡警在守护赏雪游客的安全
民警在给冰雪路面撒盐防滑
民警护送游客经过冰雪路面
在冰雪路面执勤忙碌的民警们
民警们在撒盐、指挥交通
冰雪路面上,民警在忙碌着
民警在撒盐防滑
民警们在劝导指挥
冰天雪地中,民警在坚守
冰雪道路上,寒冷和危险未能阻挡民警的坚守 重庆长安网讯(记者 王涛) 1月31日8时 他们,被群众亲切称为现实版“小黄人”;他们,在风雨中,总是在各个路口守候着;他们,在冰天雪地,站立在路旁指引着,守护着百姓一路平安,指引着市民安全回家。他们,就是战斗在华蓥山高海拔地区的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兴隆公巡大队的民警们,他们的飒爽英姿、战斗风采,令出行的百姓们不断点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的低温,唤醒了沉睡的雪花,海拔高达1500米的华蓥山,气温骤降至零下几度,雪花飘落,雾凇凝结,树梢绽放“白花”,满山遍野“银装素裹”。尽管华蓥山下的渝北区茨竹镇一带国道、省道结冰湿滑,白雪盖路,却挡不住人们驱车出行和赏雪的热情。 为保障人们的出行道路安全顺畅,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兴隆公巡大队领导班子第一时间缜密部署,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该大队民警停止休假,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加强交通安全防范,切实保障雨雪天所有道路的安全、畅通。 双脚丈量隐患路 双手融化冰与雪 1月23日,雨雪天气来临,兴隆公巡大队负责事故预防的民警杨宗园立即来到华蓥山下的茨竹中兴乡、大面坡村等高海拔、低温区域路段全方位排查隐患。通过排查,发现通往茨竹镇放牛坪的茨放路和华蓥山宝鼎寺的中莲路,有多处路段极易结冰打滑,需要抛洒工业盐,特别是,长下坡和弯道处,还需增设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那几天,车辆打滑,不能驱车前行,杨宗园就冒着风雪,顶着寒风,徒步巡逻,一段一段路的排查,一个弯道一个弯道地检查。每天,他拖着僵硬的双脚,徒步行走15公里以上,他走过的每一个坚实脚印,都是司机们出行的安全标记。 在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地方,他认真拍照记录;在需要排冰防滑的路段,他都仔细踏勘、摸排,有13个弯道、21处长下坡需增设警示标志,有20余公里路段需要排冰防滑,他都一一记录。摸排清楚隐患后,他立即回队部报告,然后顶着雪飘和凛冽寒风,带着标志标牌,上中莲路、茨放路,一处处安设标志;并用自己已经冻僵的双手将工业盐抛洒在结冰路段的路面上,将积雪、滑冰凝化成水,并亲手将冰水、雪水排进路边水沟,一段段处置,一段段恢复通行。就这样,杨宗园连续4天,每天早上7点多钟上路,傍晚6点多钟才回队部,每天双手冻得通红发紫,嘴唇裂口,双脚如冰棍,可内衣却被汗水浸透,每次回来,都是冻得全身瑟瑟发抖,走路都如机器人,一蹦一扭…… 24小时值守 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观赏完华蓥山宝鼎寺雪景的游客们,个个都对值守在华蓥山桥亭子路口的兴隆大队民警竖起大拇指。 为了避免游客不听劝阻,擅自驶入管制路段赏雪,兴隆大队安排警力24小时驻守在华蓥山宝鼎桥亭子,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谨慎驾驶。 通过民警的耐心的劝说,每天超过300余名赏雪的游客,都自觉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区域,步行上山赏雪。 1月26日,又一批游客上山赏雪,其中,四川邻水县小伙子张某带着母亲和老婆孩子驾车上山,竟然不听从桥亭子劝导站民警的劝导,悄悄开车驶上去华蓥山宝鼎寺的道路,因道路结冰,又没有随车配备防滑链,在一处陡峭的结冰路段,小李的车辆突然打滑,猛然后退,差点滚落下了十几米高的悬崖,吓得全家人失魂落魄、瑟瑟发抖。 在接到求助电话后,桥亭子劝导站2名民警和2名劝导员拿上了防滑链、铁锹,快速奔走3公里多,来到事故地点,将小李一家人救援出车,然后趴在雪地里,帮小李在车上安装防滑链,并用铁锹挖开阻挡的稀泥巴,并拼命推车,将其车辆推回路中间,再帮忙驾驶,慢慢返回到了安全路段。到达安全路段后,小李一家人含泪拉住民警的手,多次民警的谢谢救命之恩。 深夜,或许你已进入梦乡,而民警们依然顶着肆虐的风雪,依然屹立在岗位上,为人民群众的生命遮风挡雨,这盏明亮的警灯,就是黑夜里最温暖的灯。 当你兴致盎然的欣赏着雪景,感叹这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时,有这么一群“小黄人”冒着风雪,竭力的保障着你的安全、畅通的出行,他们的存在,为着靓丽的雪景,又增加了一抹颜色,增添了一丝温度。 以雪为令,使命铸就了他们的热血,而责任造就了他们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