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重庆赛区决赛举行

时间: 2025-06-0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417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为了实现白冠长尾雉的野性回归,重庆动物园与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携手,在十里坪建起了白冠长尾雉自然繁育笼舍,进行雏雉的繁育……”6月6日,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重庆赛区决赛在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环保企业的参赛选手,通过生动的科普演讲展示重庆生态治理创新成果。

据了解,本次大赛以“美丽中国·科技护航”为主题,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主办,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多个区县的讲解员和宣传片创作者积极参与,历经作品征集、专家遴选和培训等环节层层选拔,最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环保企业的15位优秀选手齐聚一堂,讲述生态文明故事。

本次决赛分为自主命题和随机命题讲解展示,比赛现场气氛高涨。比赛现场,选手们围绕“三峡水库的甲烷‘净化器’”“亚洲美人鱼——胭脂鱼”“8D光影方程式”等内容,从重庆文化底蕴到前沿生态科技突破,从生动的环境科普知识到感人的环保实践故事,全方位、多维度诠释对美丽中国的理解,呈现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盛宴。

最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赵佳祺的《又出“1”蛾子》获得此次大赛一等奖;重庆自然博物馆张语的《一瓢水里的基因密码》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李眉的《白冠长尾雉的野性回归》获得了二等奖。

此外,活动现场还颁布了本次重庆赛区决赛征集的3部优秀宣传片。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田余君主创的《雪国川河》荣获一等奖;由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唐茓誉、何俊峰、黄慧主创的《渝中,何以美丽?》和重庆自然博物馆王遥明哲主创的《我与缙云山的故事》荣获二等奖。

据悉,“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系列活动是高质量发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合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累计培养、推荐生态环境领域优秀讲解员120余名,形成创新与科普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重庆赛区决赛举行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为了实现白冠长尾雉的野性回归,重庆动物园与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携手,在十里坪建起了白冠长尾雉自然繁育笼舍,进行雏雉的繁育……”6月6日,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重庆赛区决赛在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环保企业的参赛选手,通过生动的科普演讲展示重庆生态治理创新成果。

据了解,本次大赛以“美丽中国·科技护航”为主题,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主办,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多个区县的讲解员和宣传片创作者积极参与,历经作品征集、专家遴选和培训等环节层层选拔,最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环保企业的15位优秀选手齐聚一堂,讲述生态文明故事。

本次决赛分为自主命题和随机命题讲解展示,比赛现场气氛高涨。比赛现场,选手们围绕“三峡水库的甲烷‘净化器’”“亚洲美人鱼——胭脂鱼”“8D光影方程式”等内容,从重庆文化底蕴到前沿生态科技突破,从生动的环境科普知识到感人的环保实践故事,全方位、多维度诠释对美丽中国的理解,呈现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盛宴。

最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赵佳祺的《又出“1”蛾子》获得此次大赛一等奖;重庆自然博物馆张语的《一瓢水里的基因密码》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李眉的《白冠长尾雉的野性回归》获得了二等奖。

此外,活动现场还颁布了本次重庆赛区决赛征集的3部优秀宣传片。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田余君主创的《雪国川河》荣获一等奖;由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唐茓誉、何俊峰、黄慧主创的《渝中,何以美丽?》和重庆自然博物馆王遥明哲主创的《我与缙云山的故事》荣获二等奖。

据悉,“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系列活动是高质量发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合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累计培养、推荐生态环境领域优秀讲解员120余名,形成创新与科普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