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炜 有人说:“不参加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对只有初中学历的我而言,这确实是心底难以释怀的遗憾。每当路过高考考点,看着学子们意气风发走进考场的身影,总忍不住驻足凝望,因为那是我未曾经历的青春战场,也是我用半生时光默默守护的梦想征程。 初中毕业那年,破旧的房屋、生病的母亲,让贫寒的家境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我攥着入伍通知书,在村口的老柳树下与家人告别。 到了部队,战友们围坐在一起,聊起高考时的趣事:有人说起为了复习熬夜背单词,有人笑着吐槽数学卷子上的“送命题”,还有人模仿着班主任敲黑板的模样……每当这时,我总会悄悄躲到角落,听着那些陌生又炽热的故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羡慕与失落交织的情绪,像军营外的月光,在无数个夜晚悄然爬上心头。 直到一次偶然,我发现每到中高考期间,机场一架架威风凛凛的战机不再划破长空,平日里轰鸣的训练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带着疑惑向旅首长请教,得到的回答令我眼眶发热:“高考是人生大事,咱们虽不能像地方工作人员那样直接服务,但减少战机轰鸣,也能让孩子们安心考试。”从那以后,每年高考季,我都格外认真地参与地面训练。擦拭战机时,我会对着冰凉的金属外壳轻声说:“老伙计,今天咱们安静点,别吵着孩子们考试。” 2017年,伴随着强军兴军的嘹亮号角,转业到地方的我脱下军装,却从未放下守护高考的初心。退伍不褪色,我要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份责任。往年这个时候,我保准会和朋友们相约跳广场健身操,喜庆热闹的音乐声在夜色里传得老远。但高考季一到,我主动在微信群发起倡议:“调低音响音量,考中暂停活动,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环境。”消息发出后,我忐忑不安地盯着手机屏幕。没想到,群里刷满了支持的回复:“早就该这样!”“我家孩子也在备考,必须全力支持!”还有朋友自发统计考点周边住户,提醒大家夜间保持安静。这份默契,使我感受到众人守护梦想的力量。 作为学校骨干教师,妻子每年都会参与高考监考或阅卷工作,我深知其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考试前一周,家里就进入了“备战状态”:我提前列好菜谱,每天早早就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为了让妻子多睡一会儿,我包揽了接送孩子、打扫房间的所有家务;甚至把闹钟铃声换成了轻柔的鸟鸣,生怕刺耳的声音扰了她的休息。看着她每天带着饱满的状态奔赴考场,我心里满是自豪:虽然我不在考场,但她的坚守里,也有我的一份支持。 高考期间,我的生活仿佛按下了“静音键”。在小区里遇到邻居,我会不自觉放轻脚步、压低声音;上下班特意绕开考点路段,即便多花半小时车程也毫无怨言;路过施工工地,我会主动提醒工人调整作业时间…… 又一年高考季即将来临,我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这些追逐梦想的身影。未曾踏入考场的遗憾,早已化作守护他人的温暖。因为我知道,人生的“答卷”从不只有一种书写方式,能够守护追梦人,同样意义非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委政法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