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州区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破解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无事不扰” 执法频次再精简 在酒店行业根据信用等级随机抽取酒店开展“信用+执法”联合检查。近日,万州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该区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局,在区司法局指导下,首次对酒店行业开展“信用+执法”跨部门联合检查,涵盖卫生许可、消防安全等多项高频事项,通过“一次上门、综合体检”模式,减少重复检查,提升执法效率。 据悉,万州区坚持管住风险,非必要不干扰,推进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现场检查总量持续下降,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监管碎片化等问题。全面推行“承诺免检”。贯彻落实市级承诺免检事项清单,对预约检查合格的清单内事项,公开承诺合规经营,推动实现企业由被动检查向主动守法转变。加快推进“联合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涉企行政执法联合检查,严格控制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探索实施“信用监管”(即“信用+执法”监管场景)。开展“风险+信用”多维评价和综合监管,建立企业正面清单库,将全区3.78万家企业划分为4类信用等级,A级企业检查频次压缩至每年一次以内。 “有求必应” 执法效能再提升 万州区是全市首批试点开展“扫码入企”执法检查的区县之一,日前,万州区司法局组织该区经济信息委、区应急管理局根据检查计划对重庆华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开展“扫码入企”现场执法检查。 为坚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变“政府配餐”为“企业点餐”。试点“扫码入企”。依托市经信委“渝企码”打造集成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环保许可等17类证照信息的“企业码”,执法人员扫码即查,减少企业60%纸质材料报送。 推行“审慎监管”。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推进落实“首违慎罚”“轻微不罚”措施,不断拓展行政执法指导、教育、引导、规范的功能,有效避免“小过重罚”和“类案不同罚”。 探索“三书同达”,在行政处罚时同步做好处罚公示信息修复提醒工作,行政机关向违法企业同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引导企业学法守法、增强合规经营意识,避免因不知道及时修复信用记录而错失发展良机。 “全程伴随” 执法监督再深入 3月28日,万州区召开严格执法规范司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会上,商会协会、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民营企业、行政执法监督员以及律师代表给万州区的营商环境“找茬”“揭短”“挑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并提出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强化智慧监督。将“扫码入企”嵌入“执法+监督”全链条,构建“扫码留痕——数据归集——整改跟踪——效能评价”闭环机制,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实现“一码溯源、全程留痕”。 强化社会监督。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行政执法企业联系点,对行政执法人员是否扫码、是否携带执法记录设备、有无“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执法”等情况进行监督。 强化内部监督。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违规执法司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开展“违规执法司法损害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整治执法司法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规范、逐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顽瘴痼疾。 通讯员 黄淋 王恒飞 记者 罗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