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的及时督促、提醒,今后我们将以此为戒,不断提升公司保护妇女权益的责任意识。”日前,渝北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区人社局共同为辖区2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以案释法”法治宣讲会,案涉10家用人单位负责人作出诚恳表态。 2023年12月,渝北区检察院在辖区内开展“妇女合法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在对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开展大数据筛查时发现,某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用人单位在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对司机、保安、销售员等13个岗位设定性别限制为“男性”。 “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行为,侵犯了妇女平等就业的合法权益!”发现线索后,渝北区检察院高度重视,决定于2024年1月2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成立以分管副检察长冯彬为组长的专项调查组。同时,渝北区检察院邀请区妇联工作人员加入专项调查组,联合开展调查。随后,专项调查组立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通过关键词检索、截图、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了相关证据;通过查阅《妇女权益保障法》《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确定渝北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 1月4日,渝北区检察院邀请渝北区妇联、法律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参与听证,就公益侵害事实、如何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等问题开展探讨并取得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用人单位拟定并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发布的上述招聘信息,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妇女平等就业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消除妇女就业的“隐形门槛”,1月8日,渝北区检察院向该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采取措施规范用人单位和网络招聘服务平台的招聘工作,保障妇女合法就业权益。同时,该院及时与该区妇联沟通案件办理情况,并将检察建议同步抄送。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履职,督促案涉10家用人单位删除性别歧视的岗位要求;督促涉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发布的541119条网络招聘信息进行全面筛查;开展相关专题培训,切实履行用工就业环节指导和监管职责。 整治完成后,渝北区检察院、区妇联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联合考评组,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案涉单位及招聘网站的整改成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认为,相关违法情形已经消除,社会公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记者 叶会娟 通讯员 谭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