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孝洪 人物档案 宋孝洪,男,1994年8月出生,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五部副主任。2022年9月在重庆市检察机关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中荣获“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称号。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唯有努力不辍、不断追求、提升自我,才能做一名前进不止的检察人。”回想起3个月前如火如荼的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称号的宋孝洪早已淡然,他没有丝毫松懈,一如往常一样繁忙,在大街小巷、田间院坝、行政机关等地方来回“穿梭”。 从事检察工作6年,宋孝洪凭着对法律工作的神圣追求,对检察事业的满腔赤诚,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以过硬的专业功底、强烈的使命担当,从一名检察新兵成长为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 刻苦好学 做检察事业的“追梦人” 2020年,宋孝洪从刑事检察岗位调到公益诉讼岗位,所办案件的类型、办案方式以及所涉猎的知识领域通通不同了,这位工作了4年的“老手”好像一下子又回到最初,变回了检察“新人”,曾经熟练于心的工作方式也要推翻重构。 “不过就是从头开始嘛,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宋孝洪跟自己犯起了“倔”。他很快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每一次案件讨论都不落下,每天利用空余时间跟典型案件学、跟老同志学、跟相关书籍学……厚厚的一本笔记磨起了毛边,宋孝洪翻来覆去地整理、阅读,一点点磨炼调查取证、证据分析、社会综合治理等能力。 除了“手勤”,还有“腿勤”。在东奔西跑摸排线索、沟通磋商中,宋孝洪工作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之前沉淀的知识变成了办案的源泉,他迅速成长为办案组的业务骨干。 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参与办理了公益诉讼案件50余件,而且参与办理的多起案件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心系百姓 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 2021年,宋孝洪所在的办案组在进行公益诉讼巡查时发现,大石壁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外排污水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还通过破损的沟渠流到附近村民的农田,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到雨污混流节点很关键。”面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宋孝洪第一反应就是要找准要害、切除“病根”。为此,他多次实地勘查,走访当地群众和相关行政部门,加班加点研究镇管网改造工程的相关原始设计方案、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资料,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经过系列准备后,綦江区检察院向当地镇政府发出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修复整改,确保污水完全收集和达标排放。镇政府也及时予以了整改。 “现在污水不往外面直排了,空气清新多了,农田里的庄稼比以前长势更好了,周围群众都开心不已。”宋孝洪看到如今的情景,不由得欣慰一笑。 敢于挑战 做不惧辛劳的“奋勇者” 作为院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宋孝洪凡事总是冲在最前头。七八月是重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他经常不顾40度高温,带着同事们走街串巷核查线索。 2021年夏天,有网友反映城区内有多处窨井盖破损甚至丢失。宋孝洪马上进行了初步摸排,把情况汇报给院领导后,随即成立了办案组。 “全城窨井盖数量多,涉及窨井盖的产权单位分属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等9家单位,责任划分比较困难,需要凝聚合力共同推动。”宋孝洪意识到必须尽快厘清相关单位职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建议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涉及的相关权属单位以及热心群众代表一同参加。最终,听证会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向区城管局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并没有一发了之。在后期“回头看”阶段,宋孝洪始终关注着整改进展,他和同事们先后10余次前往不同的窨井盖整治现场,直到确定问题点位全部整改到位,这才放下心来。 “群众有所呼,我必有所应。”这是宋孝洪许下的承诺,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诺言。 精益求精 做追求极致的“争先者” “他特别注重业务学习,公益诉讼相关的法律规定、办案规则都烂熟于心,还会时不时分享给我们学习。”宋孝洪爱学习、肯钻研的习惯给部室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常下班后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研究案件,就算是在食堂也能看到宋孝洪和同事讨论案件的身影……正是这种对司法正义的执着追求,才使得他在短短两年的公益诉讼办案实践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今年9月,重庆市检察机关举办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作为参赛选手之一,宋孝洪感到既忐忑又兴奋。忐忑在于自己从事公益诉讼时间不长,又是第一次参加全市的比赛,自信心有些不足,而兴奋则来源于年轻人的“敢拼敢战”,终于有机会检验、展示自己的所学。 “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力所能及做到极致。”宋孝洪在领导同事的支持鼓励下,抛开一切杂念,随即投入到短暂紧张的备战当中。他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周末复习理论知识,并在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磋商沟通、文书制作等办案实践工作中精益求精,提升竞赛水平。同时,宋孝洪每天还坚持学习全国优秀公诉人比赛视频,不断模仿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中,宋孝洪顺利通过业务笔试、文书制作、业务答辩、模拟法庭辩论、法治宣讲等多个环节,从34名选手中突破重围,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称号。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对于取得的成绩,宋孝洪并没有过多沉浸于喜悦之中,他表示,作为检察公益诉讼的实践者、见证者,自己将继续用“检察蓝”守护“青山绿”,践行“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 记者 张柳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