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5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在渝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结合重庆“人工智能+”行动实际开展专题调研。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永利等13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活动。 上午,代表们先后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和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详细了解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情况、人工智能进校园情况。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聚焦大语言模型、AI医药、AI新材料、量子计算等领域进行研发和产业应用,发布了重庆首个语言大模型“兆言”、AI基层医疗助手“青囊”和多个兆言政企智能系列产品。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积极参与“数字重庆”建设,在政务、金融、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前沿技术产品落地,推出“源启小政”政务智能问答系统、中医智能健康助手等支撑各自行业发展的AI应用。 下午,代表们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重庆邮电大学,调研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情况、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展情况等。 调研后,代表们建议,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实现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培养AI时代新人才。 代表们表示,要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当好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将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体现到高质量调研报告中及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助力国家更加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更好支持重庆在“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更多代表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