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上学早高峰时段,在重庆彩云湖森林小学门口,身着荧光马甲的交巡警与轮值的教职工在护学岗上维护着入校秩序;在校内,校方安保人员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关注周边动态。这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交巡警支队巴国城大队与校方携手构建的“智慧护校”新场景,通过科技赋能与警校协同,为校园安全打造了一张“智能守护网”。 交巡警在护学岗上维护出入校持续 智慧警务 破解传统护学难题 “以前靠肉眼盯着,现在有了‘千里眼’。”长期负责该校护学任务的巴国城交巡警大队辅警易智指着校门口的智慧警务室介绍道,依托公安、社会、校园三方视频监控联动,该大队联合学校打造的智慧警务室实现了校园周边24小时动态监测。 系统自动抓拍未戴头盔、车辆逆行等交通违法场景,后台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形成“发现—处置—教育”闭环。数据显示,自智慧系统启用以来,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效率提升60%,涉校交通事故零发生。 “现在家长们都知道校门口有‘电子警察’盯着,头盔佩戴率从70%提升到98%。”民警提到的变化,正是警校协同的直观成效。 校方同步升级的智能安防系统更是构建了立体防护网:校园周边摄像头自动识别并抓拍,一旦有异常翻越立即触发警报;人员聚集监测功能自动识别校园通道过度拥挤场景,实时提醒人员疏导。未来还将上线校园欺凌预警等模块,实现隐患排查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执法+德育” 织密护学安全网 每天上下学高峰,巴国城交巡警大队“护学岗”民警都会采用“定点值守+动态巡防”的模式,在校园周边开展交通疏导与秩序维护。通过智慧警务系统的实时调度,警力部署更加精准——视频巡查发现某路段车辆违停,附近巡逻民警3分钟内即可到达处置;指导学校在家长接送区设置感应围栏,违规停放车辆自动触发语音提醒,校园门口拥堵情况较以往缩短40%。 一名家长骑电动车送学生到校,被巴国城大队副大队长刘作全拦下,当场对两人未戴安全头盔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尽管你们就住在附近,但‘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的意识一分钟都不能松懈。”轮值教职工也同步记录下,通过手机APP实时记入班级德育评比展示的“进校安全礼”。警方将执法数据与校方德育体系对接,通过班级群通报、安全教育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让交通法规教育融入日常,实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协同共治 构建校园安全共同体 在彩云湖森林小学的安防监控中心,副校长黎强展示着实时跳动的预警信息:“智慧安防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模式的革新。”该校与巴国城交巡警大队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分析校园周边安全数据,针对性调整防控重点。警方还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与安全宣讲,今年以来已组织反恐防暴演练3次、交通安全课5场,覆盖师生超2000人次,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从‘传统人防’到‘智慧联防’,我们正打造‘科技+人力’的护校新方式。”巴国城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智慧安防系统与“110 联网报警”“校园一键求助”等平台深度融合,构建“预防、发现、处置、教育”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让安全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