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现场交流会暨渝东北片区法学会座谈会在开州区召开(如图)。渝东北片区法学会相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万州区法学会: 擦亮法治政府建设新名片 万州区法学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九代会)精神举措,不断擦亮“法治万州”新名片。以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凝聚多方共治合力。以加快推进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五长”、法律服务队伍等力量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以法治领航创建之路,筑牢平安法治基石。不断夯实法治基础,通过法治创建、队伍建设、法治宣传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法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以法治护航经济发展,强化法律服务效能。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涉企服务、深化“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法治服务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开州区法学会: 多渠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开州区法学会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团结带领全区法学法律工作者担当作为、唯实争先。系统化学习贯彻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不折不扣。坚持以学聚力、实干答题,抓好学习宣传、推进落实,推动“九代会”精神落地见效;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探索实践有声有色。整合法学会等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了“矛排长”“化解姐”等本土化解纷品牌;“融合共治”协同化定分止争谋实谋细。抓紧推进区和乡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会员及法律专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咨询、普法、调解等多元融合,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引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多渠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梁平区法学会: 打造“法学+”治理服务共同体 梁平区法学会牢牢把握除险固安工作导向,打造“法学+”基层治理服务共同体,不断开创法学会事业新局面。认真推动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落实落地。聚焦学深悟透,抓好传达贯彻;聚焦精准施策,抓好落地落实;深耕基层,抓党建统领穿透度、平台运行协同度、阵地建设融合度、品牌培塑辨识度,聚力打造梁平新“枫”景;联动赋能,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法学+”基层治理服务共同体,为法学会会员搭建区级服务基层、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实现三级会员工作站全覆盖,“派驻+轮岗”深度嵌入区级治理平台,“网格吹哨+会员报到”定点服务基层,主动参与到网格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中。 城口县法学会: 提升基层治理法治保障力 城口县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法学资源独特优势,全力推动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以学铸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服务中心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使命。组织重大矛盾纠纷课题调研,定期开展重点问题法学研讨,持续深化法治改革,不断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抓实自身建设,不断壮大法学会队伍。结合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法学会轮驻工作机制,创建城口县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提升基层治理法治保障能力。 丰都县法学会: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突破 丰都县法学会充分发挥法学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学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平安丰都法治丰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贯彻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推进法学会工作新发展。深入学习宣传,抓实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体系化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探索建立相关自治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突破。立足法学会平台优势、智力优势、聚合优势,打造服务站点,开展法治宣传,组织法学研究,主动融入全县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提供法治动能。 忠县法学会: 推动法律服务深度融合 忠县法学会动员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法治实践,既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又用新理论指导实践。认真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制定工作要点,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坚持党建统领机制、力量下沉机制、多元化解机制、考评运用机制的“四项机制”,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切实将法学会工作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综治中心设置专门的会员工作站功能室,推动会员工作站深度融合。组织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员定期坐班开展法律咨询,推动法律服务深度融合。统筹法学会与综治中心的法治宣传,推动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围绕综治中心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推动法学研究深度融合。 云阳县法学会: 向群众开展菜单式普法 云阳县法学会在政治引领、法学研究、法治实践、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推动法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见行见效,认真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以聚焦政治引领、服务大局、中心工作的“三个聚焦”,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可感可及,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彰显法学力量。探索建立“123”工作法,即:建立一支“法学会+司法局+N”的调解团队,建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建立“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机制、“法学专家参与调解”机制、“常态化普法宣传”机制的三项机制,积极开展法学研究,主动参与法治实践;应融尽融,积极参与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会员工作站”在全县综治中心全覆盖,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增添法治动能。 奉节县法学会: 落实快帮快办服务机制 奉节县法学会持续打造“夔州法学”研究平台,唱响“双百”“基层行”两个品牌,不断提高法学会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落实“三个坚决”,把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贯彻好。坚决深入领会、坚决全面部署、坚决广泛宣传,将精神要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建立机制,把法治环境营造好。按需点单,组织政法干警(部)“一对一”对接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站点派单,统筹法律服务工作站,专人收集、专项交办、精准派单。会员接单,严格落实“快帮快办”服务机制。上门送单,实行重点涉企涉法事项“N对一”上门服务。回访评单,实行基层站点每月一次回访、第三方机构每季度一次满意度调查、工作专班每年一次实效评价。 巫山县法学会: 深度参与综治中心建设 巫山县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取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勇立潮头。深学笃行抓落实。紧扣“政治建会、服务强会”主线,构建“学研用”一体化落实机制;创新实践显担当。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巫山答卷。数字治理破题基层矛盾化解,以“院落微治理”为载体,开发“巫山小院家”智能平台。多元共治织密风险防控网络,通过织密党建统领网、专业调解网、民生服务网、科技支撑网的“四网融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融合赋能谋新篇。法学会深度参与综治中心建设。以三级综治中心为阵地,实体化打造“会员工作站”,深化业务融合。前瞻性推动法学研究,开展课题调研、学术交流等,提升法治水平。 巫溪县法学会: 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点 巫溪县法学会服务中心大局,以优质的法律服务助推打造平安和谐宁河新“枫”景。聚焦服务中心,当好把准脉、促发展的参谋助手。立足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实践平台,为重大项目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合规性风险等方面建议。聚焦除险固安,展现防风险、护稳定的担当作为。建立理事会成员分线分片联系重点领域和乡镇(街道),排查化解风险隐患。聚焦实体实战,打造家门口、全覆盖的服务站点。设立5个县级法律服务窗口、32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350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室、3个企业法律联络点,统筹会员和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入驻相应站点。 记者 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