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波解纷争 四方联动促调解

时间: 2025-04-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程迷静 阅读量:8602

近日,市二中法院通过“四方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妥善化解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刑事案件。承办法官秉持“如我在诉”为民情怀,前后四次奔赴巫山县庙宇镇某村,一个月内累计行程1300多公里,通过联动联调检察机关、代表委员、地方组织多元解纷,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该案系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双方均为老年人。两家比邻而居多年,因宅基地、相邻权等问题产生嫌隙,虽一墙之隔,但常年口角不断,当天因双方家门口排污渠纠纷引发了矛盾。经对案件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包括犯罪构成、案件起因、案发经过,对上诉人是否构成犯罪,被害人损伤程度及成因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法院认为李某锦对于76岁身患疾病的老年人实施拖拽的行为存在较大的致伤风险,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结合主客观综合分析认定李某锦的行为系故意伤害。

如果简单对该案作出维持判决,两家矛盾极易升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鉴于本案犯罪情节轻微且双方系相邻关系,具备调解基础,二审法院秉持“惩罚不是目的,修复才是关键”的司法理念,启动刑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政府、公安机关、市县两级人大及政协,同法检两院一同集中开展联动联调工作。合议庭在一个月内,先后四次往返山区村落开展调解工作,累计行程1300多公里。法官以“拉家常”方式倾听诉求,找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结合“恢复性司法”理念阐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释法说理解“法结”、疏“心结”。崎岖山路上的警车车辙印记,记录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赤诚担当。

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联合检察院启动“判后回访”机制,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地政府、村委会等组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议等方式,跟踪履行情况,巩固调解成果。针对两家多年来矛盾隐患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化解邻里纠纷方面的优势,引导双方共同遵守村规民约、道德公约,从行动上践行“礼让三分”,通过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将个案化解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据悉,市二中法院今年已妥善化解多起刑附民案件,既惩治犯罪、保障权益,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助力轻微犯罪人员回归社会,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振兴注入司法动能。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覃辉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千里奔波解纷争 四方联动促调解

近日,市二中法院通过“四方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妥善化解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刑事案件。承办法官秉持“如我在诉”为民情怀,前后四次奔赴巫山县庙宇镇某村,一个月内累计行程1300多公里,通过联动联调检察机关、代表委员、地方组织多元解纷,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该案系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双方均为老年人。两家比邻而居多年,因宅基地、相邻权等问题产生嫌隙,虽一墙之隔,但常年口角不断,当天因双方家门口排污渠纠纷引发了矛盾。经对案件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包括犯罪构成、案件起因、案发经过,对上诉人是否构成犯罪,被害人损伤程度及成因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法院认为李某锦对于76岁身患疾病的老年人实施拖拽的行为存在较大的致伤风险,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结合主客观综合分析认定李某锦的行为系故意伤害。

如果简单对该案作出维持判决,两家矛盾极易升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鉴于本案犯罪情节轻微且双方系相邻关系,具备调解基础,二审法院秉持“惩罚不是目的,修复才是关键”的司法理念,启动刑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政府、公安机关、市县两级人大及政协,同法检两院一同集中开展联动联调工作。合议庭在一个月内,先后四次往返山区村落开展调解工作,累计行程1300多公里。法官以“拉家常”方式倾听诉求,找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结合“恢复性司法”理念阐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释法说理解“法结”、疏“心结”。崎岖山路上的警车车辙印记,记录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赤诚担当。

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联合检察院启动“判后回访”机制,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地政府、村委会等组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议等方式,跟踪履行情况,巩固调解成果。针对两家多年来矛盾隐患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化解邻里纠纷方面的优势,引导双方共同遵守村规民约、道德公约,从行动上践行“礼让三分”,通过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将个案化解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据悉,市二中法院今年已妥善化解多起刑附民案件,既惩治犯罪、保障权益,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助力轻微犯罪人员回归社会,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振兴注入司法动能。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覃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