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护苗行动”:当AI反诈遇上看得见的犯罪代价

时间: 2025-03-04 来源: 渝都监狱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088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在南岸区长生小学上演。来自渝都监狱的青年民警以“童心筑防线·安全伴成长·法治护未来”为主题,将AI反诈与犯罪代价具象化呈现,为长生小学的近2000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直抵心灵的法治启蒙课。

AI诈骗大闯关:学生在虚拟陷阱中练就“火眼金睛”

“同学们,如果收到自称‘班主任’的AI语音消息要求转账,你会怎么做?”,随着民警张献智抛出问题,阶梯教室瞬间化作“反诈作战指挥部”,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踊跃抢答。一个个精美的警察小熊和学习用品套装作为普法宣传奖品送到了学生手里,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这种沉浸式教学彻底颠覆了传统普法模式。民警现场揭秘了AI诈骗的识别要点:两问两请验证法,即问对方身份、问具体事项(比如只有你和对方知道的事),请对方在镜头前反复挥手(这样会干扰AI实时生成的伪装人脸),请对方按压自己的鼻子(AI人脸鼻子不会被按下去)。简单实用的招式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回家要告诉父母长辈,避免他们受骗。

失去的自由清单:用真实细节直观呈现犯罪的高昂代价

如果说AI反诈教会孩子们守护家庭的“钱袋子”,那么“走进高墙内的世界”则带他们走进了另一个鲜少人知的视角。民警殷跃飞分“自由篇”“隐私篇”“饮食篇”“居住篇”“娱乐篇”“代价篇”等六个环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监狱罪犯的真实生活,一张张高墙内刚性约束、从严管理的图片瞬间让现场鸦雀无声。小朋友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自由受限、亲情割裂、年华虚度、人生轨迹改写的真实痛楚。“原来罪犯不能随便和朋友见面,不能使用手机和平板,连跟爸爸妈妈见面都有规定次数和时间”,六年级学生李雅艺惊讶的说。“以前有人跟我说,犯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坐几年牢,现在才知道服刑要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彻底摧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六年级学生李伟霖由衷感慨的说。

从单向说教到双向奔赴:监校合作重塑普法教育生态

课后采访中,长生小学副校长邱小东表示,以往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孩子们经常开玩笑说“耳朵听出了茧”,但从来没有人真正告诉他们监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人犯罪后会承担哪些后果。今天的讲课,实现了从“知法不逾矩”到“犯罪受重处”的法治闭环,像催化剂一样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加速生长。

渝都监狱团委书记汪启宏是这场创新讲座的设计师。他透露,监狱团委组织青年民警利用蛇年春节假期开展法治调研,收集了很多关于普法的意见建议。正是基于调研中发现的“抽象概念难理解”“填鸭说教易抵触”等问题,才打造出这次让人耳目一新的法治教育形式。

渝都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罗义勇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守法公民,更要培育具有数字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当孩子们能在接触电子产品时警惕AI陷阱,在看到他人受欺凌时想到法律武器,教育就真正实现了从“知法”到“守法”的跨越。未来,渝都监狱将继续加强与属地和学校的合作,推动普法教育与校园保护深度融合,助力营造良好法治教学环境,共同守护法治晴空。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陈钦浩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智慧护苗行动”:当AI反诈遇上看得见的犯罪代价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在南岸区长生小学上演。来自渝都监狱的青年民警以“童心筑防线·安全伴成长·法治护未来”为主题,将AI反诈与犯罪代价具象化呈现,为长生小学的近2000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直抵心灵的法治启蒙课。

AI诈骗大闯关:学生在虚拟陷阱中练就“火眼金睛”

“同学们,如果收到自称‘班主任’的AI语音消息要求转账,你会怎么做?”,随着民警张献智抛出问题,阶梯教室瞬间化作“反诈作战指挥部”,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踊跃抢答。一个个精美的警察小熊和学习用品套装作为普法宣传奖品送到了学生手里,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这种沉浸式教学彻底颠覆了传统普法模式。民警现场揭秘了AI诈骗的识别要点:两问两请验证法,即问对方身份、问具体事项(比如只有你和对方知道的事),请对方在镜头前反复挥手(这样会干扰AI实时生成的伪装人脸),请对方按压自己的鼻子(AI人脸鼻子不会被按下去)。简单实用的招式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回家要告诉父母长辈,避免他们受骗。

失去的自由清单:用真实细节直观呈现犯罪的高昂代价

如果说AI反诈教会孩子们守护家庭的“钱袋子”,那么“走进高墙内的世界”则带他们走进了另一个鲜少人知的视角。民警殷跃飞分“自由篇”“隐私篇”“饮食篇”“居住篇”“娱乐篇”“代价篇”等六个环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监狱罪犯的真实生活,一张张高墙内刚性约束、从严管理的图片瞬间让现场鸦雀无声。小朋友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自由受限、亲情割裂、年华虚度、人生轨迹改写的真实痛楚。“原来罪犯不能随便和朋友见面,不能使用手机和平板,连跟爸爸妈妈见面都有规定次数和时间”,六年级学生李雅艺惊讶的说。“以前有人跟我说,犯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坐几年牢,现在才知道服刑要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彻底摧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六年级学生李伟霖由衷感慨的说。

从单向说教到双向奔赴:监校合作重塑普法教育生态

课后采访中,长生小学副校长邱小东表示,以往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孩子们经常开玩笑说“耳朵听出了茧”,但从来没有人真正告诉他们监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人犯罪后会承担哪些后果。今天的讲课,实现了从“知法不逾矩”到“犯罪受重处”的法治闭环,像催化剂一样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加速生长。

渝都监狱团委书记汪启宏是这场创新讲座的设计师。他透露,监狱团委组织青年民警利用蛇年春节假期开展法治调研,收集了很多关于普法的意见建议。正是基于调研中发现的“抽象概念难理解”“填鸭说教易抵触”等问题,才打造出这次让人耳目一新的法治教育形式。

渝都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罗义勇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守法公民,更要培育具有数字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当孩子们能在接触电子产品时警惕AI陷阱,在看到他人受欺凌时想到法律武器,教育就真正实现了从“知法”到“守法”的跨越。未来,渝都监狱将继续加强与属地和学校的合作,推动普法教育与校园保护深度融合,助力营造良好法治教学环境,共同守护法治晴空。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陈钦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