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6月,走进海拔700米的重庆市秀山县溪口镇草果村平阳盖,金银花香气扑鼻、水稻郁郁葱葱,池塘碧波荡漾、森林青翠茂密,三五成群的游客正陶醉其间。这番场景,正是帅秀芝发挥余热17载,用心血、汗水和智慧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的最好见证。 生于1946年的帅秀芝,1980年12月入党,1998年调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2007年3月光荣退休。 “每当夜幕降临,炊烟袅袅,灯火璀璨,星光灿烂,游客皆往,游子皆归……”这是她的梦,也是当地村民的乡村振兴梦。退休后,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到老伴的故乡——平阳盖,抓住国家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积极为家乡发展谋篇布局,帮助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提档升级基础设施 筑牢脱贫攻坚“稳根基” “通了!通了!”当哗哗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喷出的那一刻,乡亲们奔走相告、欢欣雀跃。这是2010年5月盖上自来水开通时的场景。 “以前没通自来水那会儿,祖祖辈辈都从龙洞挑水饮用。在那崎岖的小路上,每挑一担水都需要半个多小时。”帅秀芝对于年轻时往返山间挑水的艰辛记忆犹新。 对于这片土地,帅秀芝并不陌生,她和老伴在大学相知相爱,一起参军,退伍后便来到这里工作,一干就是17载,在这里燃烧青春、挥洒热血。1997年,因工作原因她离开这里,离开时,她便和老伴约定:待到退休后,一定回来继续建设美丽家乡。
帅秀芝全身心地投入家乡建设,把龙洞的水引出来,安装成自来水便成了她回乡解决的头等大事。从日出到夕阳,从田间到地头,她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饮水情况。随后,她带着数据翔实、论证充分的调研报告多次前往相关部门,向他们陈述村民的燃眉之急。最终,在重庆市改造农村饮水工程政策的推动下,十余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通水难,修路更难,但不把这‘落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的路修好,乡村的发展从何谈起。”望着当时19公里路面狭窄、坑洼不平的出山路,她请来技术人员实地勘验,“修好这条路,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这对当地村民来讲,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帅秀芝多次与村委会负责人交流,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庆农村公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