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行政复议“12306”工作模式 打造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

时间: 2023-07-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902

  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万州区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两条线作战、三节点攻坚、零成本维权、六维度保障”的“12306”工作法,实现三元保障、多重成效的“三横五纵”争议化解效果,努力打造万州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平“复”万州主渠道。

  “点随需设”让群众少跑腿

  为方便群众找准行政复议机关,不走弯路,万州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于2023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万州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中心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

  万州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集约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优势和法检两院的专业优势,对辖区行政争议进行“一站式接收”,让群众化解行政争议只进一扇门、只走一遍流程。同时在街道、镇(乡)共设置52个行政复议便民接件点及咨询宣传点,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一方面是智慧“线上+”,推行“掌上复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举行云上听证,对强制戒毒等当事人无法面对面调查的案件,与强戒所等单位依法合规地采取线上听证平台、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开展线上宣传,通过普发短信、出租车车载电台、“大牛”智能普法机器人、“无人律所”岗亭、线上答题等多种传统与新潮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行政复议,打通复议“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是便民“线下+”,以摆摊设点、知识讲座、送法入户等方式开展行政复议宣传周活动,覆盖全区300余个村(居);加大听证、现场调查力度,为书面审查原则辅以更直观更完善的审查方式,确保每一起案件事实准绳不松弛不偏移。

  “源头治理”多渠道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在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中,万州区探索出“前端化解”“复调对接”“全流程调解”等多种机制,抓住“案前、案中、案后”三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争议化解,把“行政复议阶段”作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助力“源头治理”。

  “案前”主动介入。紧抓行政复议立案前的时机,通过释法明理,让申请人主动接受行政处理而自愿放弃行政复议申请;对于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在受案前及时提醒、督促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减轻申请人程序负担;向行政争议双方当事人传递可调和信号,帮助其直面问题实质,由人民调解力量先行介入化解。

  “案中”多渠道化解。采取听证、现场核实等多种审理方式,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化解纠纷。采取邀请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行政复议听证、复调对接联动、主动借力法检两院等方式,从源头实质化解纠纷。调动辖区人民调解力量参与行政争议化解共计34件。

  “案后”回访跟踪。在行政复议结案后,通过两种途径回访跟踪后续情况。针对有履职内容的案件,及时回访了解行政机关履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督促;同时,针对案结事未了的案件,借助法检司法行政协同化解机制,协同推进实质性化解工作。

  自2020年6月以来,万州区收到行政复议案件953件,同比增长300%。通过案前化解行政争议共142件,案中化解458件,化解率达63%。采取听证、现场核实等方式审理的案件350件,案后回访跟踪共72件,推进后续化解60件。

  “把脉开方”用法治促规范

  作为解决“民告官”争议的重要救济途径,行政复议零收费、低门槛,能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通过“把脉”,开出六维度保障 “药方”即通过场所、人员、机制、监督、咨政、智库六个维度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保障,切实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将违法的行政行为逼到墙角、触到痛点、督到实处,用法治化手段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提高复议场所规范度。立足“便民为民”,设立行政复议事务中心,优化立案室、接待室等功能室的配备。 增强队伍建设专业度。充实专业力量和辅助人员,现有行政复议专职办案人员4名、兼职办案人员1名(办案人员均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助审员1名、事务中心工作人员2名。 完善工作机制精细度。坚持能动复议,积极探索创新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坚持机制与保障相结合。全面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复调对接、集体研讨会审、文书公开、归档各环节制度化,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办案人员、助审员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现已出台运行行政复议相关工作制度11项,探索新建立制度6项。强化监督纠错力度。严格把牢内部层级监督关口,采取定期通报、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提醒谈话、线索移交等形式,开展多途径监督,全体系监管行政行为。提升咨政精准度。为全区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法治参考。借助智库“外脑”智慧度。吸纳专家论证意见,助推争议实质性化解。万州区实时调整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组成人员,增加20名专家学者、资深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特邀委员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研判和纠纷化解工作,促进全区依法行政能力全方位提升。

  据统计:近三年来,万州区行政复议直接纠错案件共计183件;共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276件次;开展提醒谈话10件次。向区政府报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专题报告3件,报送违建治理、政府信息公开等咨政报告3篇。

  据万州区司法局副局长陈璐曦介绍,近年来,万州行政争议案件数量多、横跨各领域、化解难度不断增大。作为万州区的复议机关,进一步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性探索行政复议“12306”工作法,实现化解行政争议三横五纵的工作格局,具体而言,就是横跨行政管理各类别,做到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无死角,防止并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横向延伸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局限在个案中的权利保护,更着眼于案外是否存在共性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横贯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除积极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外,在案外亦发挥多重功效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发挥咨政作用,为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做好法治参谋,即三横。同时做到便民为民全流程服务、权利保障全链条闭环、监督纠错全体系监管、依法行政全方位提升、争议化解全领域覆盖,即五纵。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架起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功能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徐率杰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万州行政复议“12306”工作模式 打造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

  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万州区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两条线作战、三节点攻坚、零成本维权、六维度保障”的“12306”工作法,实现三元保障、多重成效的“三横五纵”争议化解效果,努力打造万州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平“复”万州主渠道。

  “点随需设”让群众少跑腿

  为方便群众找准行政复议机关,不走弯路,万州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于2023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万州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中心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

  万州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集约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优势和法检两院的专业优势,对辖区行政争议进行“一站式接收”,让群众化解行政争议只进一扇门、只走一遍流程。同时在街道、镇(乡)共设置52个行政复议便民接件点及咨询宣传点,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一方面是智慧“线上+”,推行“掌上复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举行云上听证,对强制戒毒等当事人无法面对面调查的案件,与强戒所等单位依法合规地采取线上听证平台、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开展线上宣传,通过普发短信、出租车车载电台、“大牛”智能普法机器人、“无人律所”岗亭、线上答题等多种传统与新潮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行政复议,打通复议“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是便民“线下+”,以摆摊设点、知识讲座、送法入户等方式开展行政复议宣传周活动,覆盖全区300余个村(居);加大听证、现场调查力度,为书面审查原则辅以更直观更完善的审查方式,确保每一起案件事实准绳不松弛不偏移。

  “源头治理”多渠道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在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中,万州区探索出“前端化解”“复调对接”“全流程调解”等多种机制,抓住“案前、案中、案后”三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争议化解,把“行政复议阶段”作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助力“源头治理”。

  “案前”主动介入。紧抓行政复议立案前的时机,通过释法明理,让申请人主动接受行政处理而自愿放弃行政复议申请;对于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在受案前及时提醒、督促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减轻申请人程序负担;向行政争议双方当事人传递可调和信号,帮助其直面问题实质,由人民调解力量先行介入化解。

  “案中”多渠道化解。采取听证、现场核实等多种审理方式,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化解纠纷。采取邀请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行政复议听证、复调对接联动、主动借力法检两院等方式,从源头实质化解纠纷。调动辖区人民调解力量参与行政争议化解共计34件。

  “案后”回访跟踪。在行政复议结案后,通过两种途径回访跟踪后续情况。针对有履职内容的案件,及时回访了解行政机关履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督促;同时,针对案结事未了的案件,借助法检司法行政协同化解机制,协同推进实质性化解工作。

  自2020年6月以来,万州区收到行政复议案件953件,同比增长300%。通过案前化解行政争议共142件,案中化解458件,化解率达63%。采取听证、现场核实等方式审理的案件350件,案后回访跟踪共72件,推进后续化解60件。

  “把脉开方”用法治促规范

  作为解决“民告官”争议的重要救济途径,行政复议零收费、低门槛,能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通过“把脉”,开出六维度保障 “药方”即通过场所、人员、机制、监督、咨政、智库六个维度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保障,切实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将违法的行政行为逼到墙角、触到痛点、督到实处,用法治化手段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提高复议场所规范度。立足“便民为民”,设立行政复议事务中心,优化立案室、接待室等功能室的配备。 增强队伍建设专业度。充实专业力量和辅助人员,现有行政复议专职办案人员4名、兼职办案人员1名(办案人员均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助审员1名、事务中心工作人员2名。 完善工作机制精细度。坚持能动复议,积极探索创新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坚持机制与保障相结合。全面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复调对接、集体研讨会审、文书公开、归档各环节制度化,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办案人员、助审员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现已出台运行行政复议相关工作制度11项,探索新建立制度6项。强化监督纠错力度。严格把牢内部层级监督关口,采取定期通报、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提醒谈话、线索移交等形式,开展多途径监督,全体系监管行政行为。提升咨政精准度。为全区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法治参考。借助智库“外脑”智慧度。吸纳专家论证意见,助推争议实质性化解。万州区实时调整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组成人员,增加20名专家学者、资深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特邀委员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研判和纠纷化解工作,促进全区依法行政能力全方位提升。

  据统计:近三年来,万州区行政复议直接纠错案件共计183件;共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276件次;开展提醒谈话10件次。向区政府报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专题报告3件,报送违建治理、政府信息公开等咨政报告3篇。

  据万州区司法局副局长陈璐曦介绍,近年来,万州行政争议案件数量多、横跨各领域、化解难度不断增大。作为万州区的复议机关,进一步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性探索行政复议“12306”工作法,实现化解行政争议三横五纵的工作格局,具体而言,就是横跨行政管理各类别,做到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无死角,防止并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横向延伸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局限在个案中的权利保护,更着眼于案外是否存在共性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横贯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除积极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外,在案外亦发挥多重功效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发挥咨政作用,为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做好法治参谋,即三横。同时做到便民为民全流程服务、权利保障全链条闭环、监督纠错全体系监管、依法行政全方位提升、争议化解全领域覆盖,即五纵。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架起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功能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徐率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