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昱名与敬老院老人拉家常(资料图)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8年,她扎根基层、辛勤耕耘,在平凡岗位上抒写巾帼担当,用真情付出赢得辖区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先后获得“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南川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社区民警钱昱名。 走遍辖区每寸土地 钱昱名所在的北郊社区,是南川老城区的城郊结合部,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为尽快进入角色,钱昱名一有时间就深入社区、走访群众,硬是靠着一双腿走遍辖区每寸土地,走进每位居民心中。刚开始,还有些群众不理解,认为她只是做做样子,渐渐地去的次数多了,大家就都记住了这名社区女民警钱昱名。主动和她打招呼、谈工作、拉家常的人越来越多,主动反映情况的人也越来越多。楼房外墙脱落、深夜噪音扰民、排水沟堵塞、停车纠纷、小区环境卫生不好……她都及时会同相关部门跟进处理,帮居民解了难题。 一次走访中,钱昱名了解到辖区居民王某长达11年无户口无法正常入学的问题。她认真查阅档案和政策法规,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协调卫健委、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单位,为王某补办了出生医学证明,随后成功为王某解决了户口问题。 为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服务,钱昱名还制作了警民联系卡,每次入户随身携带,走一户发一张。同时,在各小区、群众聚集区域张贴警民联系牌,向群众公布自己的手机号、QQ号、微信号,先后组建了10个微信群,24小时接受群众咨询,让辖区群众与她能够“零距离”交流。 “现在通过我们的微信群,辖区发生的新奇事、人口流动、邻里纠纷等,我都了如指掌。都是大家在群里@我,为我提供的信息。”钱昱名说。 辖区还有一个钱昱名特别关注的群体,那就是敬老院的老年人们。日常工作中,钱昱名一直与敬老院的老人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常常上门聆听老人们的心里话,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养老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讲授外出迷路、走失等情况下如何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等知识,她还与敬老院工作人员一道为老人们制作了防走失联系卡,最大限度保护老人们的人身安全。 几年来,钱昱名一直坚持“百姓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服务理念,先后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解决困难,办理业务。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钱昱名解决居民实际困难280余件,延时办理户籍、政审等事项2500余件。 3年化解纠纷300余起 南川区北郊社区目前处于城市发展改造升级阶段,辖区拆迁区域较多,管理难度大。钱昱名根据辖区特点,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并在辖区创新推行“点线面”立体防控模式,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防范和巡逻防控。 钱昱名还建立治安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向群众报告”工作会、安全防范宣传会、治保主任会等,向居民通报辖区的治安状况和发案特点,让群众做好相应防范应对措施。“红袖标”义务巡逻队组建以来,辖区发案率以大约5%的比例逐年呈下降趋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化解矛盾纠纷,回应群众关切,密切警民关系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同时也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钱昱名在工作中坚持快处置、早化解,及时解决各种“难点问题”,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各类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刑事案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一位居家隔离的孕妇情绪激动,拒不配合核酸检测。钱昱名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劝解,发现孕妇有轻微产前抑郁,加上居家隔离心情烦闷,才造成情绪波动。钱昱名通过心理疏导,帮她打开了心结,最终,该名孕妇表示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近3年来,钱昱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辖区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记者 朱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