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前哨”阵地 筑牢安全防线

时间: 2022-10-1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19

  重庆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转运站一大队,负责新收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和教育适应期管理教育。今年以来,全队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收容隔离、戒治管理工作流程体系。

  紧盯大事要事打好攻坚战

  做好收容收治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是一大队成立之初最紧要的事。崭新的戒毒人员宿舍楼和从未使用过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使用问题、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监管安全不容有丝毫懈怠,大队长陈勇身先士卒,每日巡逻在管理楼的楼道、房间里,一点点地清理和排查问题。“入住”不到3天,他手里的小本本就已经记了厚厚的一沓:“施工遗留物很多,其中还有铁钉铁片;208舍房空调不能正常使用;217宿舍门电源需要检查……”每一条的后面都有√或☆的标注,代表着不同的处理等级。

  民警们按照分工要求,两人一组落实“承包制”,分别将排查出来的隐患,或沟通相关部门解决,或找来工具自行解决,让发现的问题都能彻底解决,不留后患。

  紧盯急事难事打好歼灭战

  7月中旬,一大队迎来一次集中收戒:民警要在8个小时内,在确保监管、防疫“双安全”的情况下,不折不扣落实收容流程,顺利完成收容。

  “我来负责接收。”大队值班领导代杰率先承揽下了“收容专班”这项“高温高强度作业”。他迅速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不停地往返于大队和接收大厅之间,完成接收档案材料、入所安全检查,再将新收戒毒人员带入大队,一天下来竟然走了4万余步。接收大厅里,民警引导新入所戒毒学员完成人员核对、入所体检、个别谈话、发放生活物资包等各项入所手续。监舍生活区,民警按照分批防疫要求,将戒毒人员按照收容顺序逐一分配到监舍,并组织开展入所学习。

  晚上9时,在锁上最后一道监舍门的时候,民警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收容近百人,材料齐全无缺漏、所有人员安全收容到位,创下了重庆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转运站建所以来“日收容”的最高纪录。

  紧盯薄弱环节打好持久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模式下,推进大队规范化管理是一项更大的考验。大队及时召开队情分析会,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各司其职,逐个击破。

  副大队长胡闰祥抓住关键环节,重视戒毒人员入所谈话,在谈话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汇总形成“戒毒人员提示”小册,分发给所有民警,方便管理。政工干事传航,迅速适应从大学校园到实战实用的角色转变,用自己所长,把各类电子表格、数据算法和实际管教工作相结合,高效地完成新收容戒毒学员的资料整理、心理矫治评价等工作。大队长陈勇狠抓制度化管理,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严格落实事务性人员周例会、戒毒人员月评会,及时有效整治出现的问题,从制度管理层面抓好管教工作的推进。

  平均年龄28岁的一大队民警在新环境下勤恳“拓荒”,他们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以问题为导向,一以贯之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守好“第一道防线”,为场所安全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讯员 陈建军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守好“前哨”阵地 筑牢安全防线

  重庆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转运站一大队,负责新收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和教育适应期管理教育。今年以来,全队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收容隔离、戒治管理工作流程体系。

  紧盯大事要事打好攻坚战

  做好收容收治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是一大队成立之初最紧要的事。崭新的戒毒人员宿舍楼和从未使用过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使用问题、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监管安全不容有丝毫懈怠,大队长陈勇身先士卒,每日巡逻在管理楼的楼道、房间里,一点点地清理和排查问题。“入住”不到3天,他手里的小本本就已经记了厚厚的一沓:“施工遗留物很多,其中还有铁钉铁片;208舍房空调不能正常使用;217宿舍门电源需要检查……”每一条的后面都有√或☆的标注,代表着不同的处理等级。

  民警们按照分工要求,两人一组落实“承包制”,分别将排查出来的隐患,或沟通相关部门解决,或找来工具自行解决,让发现的问题都能彻底解决,不留后患。

  紧盯急事难事打好歼灭战

  7月中旬,一大队迎来一次集中收戒:民警要在8个小时内,在确保监管、防疫“双安全”的情况下,不折不扣落实收容流程,顺利完成收容。

  “我来负责接收。”大队值班领导代杰率先承揽下了“收容专班”这项“高温高强度作业”。他迅速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不停地往返于大队和接收大厅之间,完成接收档案材料、入所安全检查,再将新收戒毒人员带入大队,一天下来竟然走了4万余步。接收大厅里,民警引导新入所戒毒学员完成人员核对、入所体检、个别谈话、发放生活物资包等各项入所手续。监舍生活区,民警按照分批防疫要求,将戒毒人员按照收容顺序逐一分配到监舍,并组织开展入所学习。

  晚上9时,在锁上最后一道监舍门的时候,民警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收容近百人,材料齐全无缺漏、所有人员安全收容到位,创下了重庆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转运站建所以来“日收容”的最高纪录。

  紧盯薄弱环节打好持久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模式下,推进大队规范化管理是一项更大的考验。大队及时召开队情分析会,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各司其职,逐个击破。

  副大队长胡闰祥抓住关键环节,重视戒毒人员入所谈话,在谈话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汇总形成“戒毒人员提示”小册,分发给所有民警,方便管理。政工干事传航,迅速适应从大学校园到实战实用的角色转变,用自己所长,把各类电子表格、数据算法和实际管教工作相结合,高效地完成新收容戒毒学员的资料整理、心理矫治评价等工作。大队长陈勇狠抓制度化管理,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严格落实事务性人员周例会、戒毒人员月评会,及时有效整治出现的问题,从制度管理层面抓好管教工作的推进。

  平均年龄28岁的一大队民警在新环境下勤恳“拓荒”,他们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以问题为导向,一以贯之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守好“第一道防线”,为场所安全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讯员 陈建军

Baidu
map